《我的远程教育生涯从擦黑板开始》----国家开放大学40年的故事

来源:徐锦培 闲书斋 / 2022-05-26 15:52 / 查看:4388
我于1981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在研究生期间,我学习了弹性力学、流体力学、薄壳理论、运动稳定性等一系列课程。毕业后我分配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在力学教研室工作,是这个教研室的负责人。当时,我主持两门课,一门课是“理论力学”,另一门课是“材料力学”,都是工科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一上班,我就到“理论力学”电视课程的录制现场,这门课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谢传锋教授主讲。我的任务相当于助教(后来这一角色上升为“主持教师”)。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录制电视课程的时候,帮教师擦黑板。当时,电视课程的录制是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的。主讲教师讲课的黑板分左右两大块,当教师在左边黑板板书时,我就要把右边的黑板擦干净,等着教师来右边黑板继续写板书。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却是一件必做的工作。谢传峰教授是站在两块黑板之间讲授课程的,摄像机镜头则跟着主讲教师的讲授,在人像与黑板之间移动切换。
当时,谢传峰教授担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教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力学教学指导组的秘书长,组长是北航的资深教授黄克累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力学界顶尖的高手,在给电大学生上课。
谢传峰教授的教案写得很严谨。中央电视台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提供教案,包括讲课的内容,板书的内容,公式的安排,以及例子的设计,还有习题的布置等。
当时,电大没有自己专门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科书和指导书,借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教材。
除了在电视课程录制过程擦黑板外,我还要做两件工作:一是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师讲课过程中出现的口误。当然,最好是一堂课录制下来教师没有出现错误,但50分钟的一节课,教师不可能没有口误。如果在面授课堂上,教师出现口误,大家不会当成一会事。但是电视课程不一样,是要通过电视台播出的,如果教师出现口误,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影响制作和播出单位的形象。因此,我需要集中注意力,及时发现主讲教师的口误,并要及时纠正,做适当调整。
二是我要对全国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的电大学生负责。当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只有教务处、财务处和人事处这些重要部门才有电话,我们教研室是没有电话的,那时候手机根本谈不上,所以,我们跟学生交流只能通过信函的方式。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电大学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热情很高,学习很认真。因为他们大都是“文化大革命”耽误的一代人,能有机会到电大学习,圆自己的大学梦,给自己的人生展开新的翅膀,他们是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的。中央电视台播出课程时,如果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技术故障,信件就会雪片般的寄到中央电大来,电话铃声就会响彻教务处。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电大播出的课程收视率很高,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重视。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了,作业做不下去,做不出来了,就会寄信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信封上写的是谢传峰教授收。显然这些信件要由我来处理。
在处理回复学生来信的过程中,我就动了脑筋,注意把来信的内容做了归类分析,现在叫作学习分析,这样做使我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很多宝贵的东西。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发现学生在学这一门课的时候,会在某个定理,某个公式,某类习题上,比较普遍地遇到障碍,出现不懂或理解有误的问题。我找到了这些规律,在给学生回信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指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之道。学生读了我的回信后普遍反映很有针对性,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另外,我非常重视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我除了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期末考试阅卷外,还组织部分水平比较高的地方电大的理论力学责任教师,按我的提纲也对当地的试卷进行分析。后来,我在编写学习指导书的时候,这些学生来信分析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的实战案例就是活生生的教材,来源于远程教育实践的教学交互设计就成了学习指导书的特色和核心内容。
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取得了两点进步,第一,我逐渐熟悉了广播电视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程序、方法、要点和内在规律,慢慢也就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二,我对自己热爱的力学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尽管力学课程已是多年的经典,但仍有可以改革的地方。我能发现这样的问题,谢传峰教授自然也研究过这些问题。经过研讨,谢传峰教授决定,在电大电视课和教材编写上,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所以,这是一件值得书写的事情。
对于我的成长,谢传峰教授起了非常好的传帮带作用。他觉得我应该被吸收参加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指导组的学术活动。这样,从我到电大以后,每一年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指导组的学术活动,我都去参加。我跟教指委的知名教授也逐渐熟悉起来,他们的学术造诣和教学特长,他们编写教材的特点,使我受益匪浅。在这个基础上,我跟谢传峰教授和汪恩松教授开始合编《理论力学》教材,我自己还主编了与之配套的《理论力学学习指导》。这两本书凝聚了我们多年来在电视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其中,《理论力学》教材对一些传统教法、传统的内容编排做了改革,受到了理论力学界的肯定和好评。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在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指导组的刊物上发表了关于我们所进行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和远程教育教学特点的文章,能够在这本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大都是知名教授。通过广播电视这个媒体,通过老教授的指引,还有教学指导组各位专家的帮助,我作为电大教师在这个领域得以成长,并为电大争得了一席之地。
同时,我还在《中国电大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电大教材要争取走向社会》。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电大的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法的远程教育属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通用性。文章谈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从教学内容的改革谈电大教材与普通高校教材的通用性;第二个问题谈电大教材本身的远程教育特点,如何应用媒体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教学法,以有效沟通原本处于分离的师生。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学术领域引起了一定反响。不久就听说,当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副校长张达教授看到这篇文章后,跟有关领导和干部讲,大意是,丁新同志的力学远距离教育教学和教材工作做得不错,有思想、有研究,他应该为学校的教材建设和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参加学校层面的教材建设和远程教育的研究工作。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值得指出的是,我在远程教育领域持续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专业发展,也就是我的远程教育生涯,实实在在是从给电大主讲教师擦黑板开始的。
  
相关信息:

[1]谢传峰,男,江西兴国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华东航空学院发动机系。1980年至1991年3次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理论力学》课程主讲教师。

[2]黄克累,上海市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4年留学美国,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回国。1952年后,历任北京航空学院副教授、教授。

[3]《电大教材要争取走向社会—从理论力学新编教材谈教材建设应予以重视的一个方面》,刊登于《中国电大教育》1987年第八期上,署名丁新。

[4]张达,男,江苏启东人,1947年6月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基建拨款和贷款专业,1985年8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任第一副校长。

图片

讲述人信息:

丁新(1946.6--),男,浙江萧山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历任研究员,远距离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所长。2000年调到华南师范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网络教育学院院长。


校长信箱
主题:
教学质量反馈邮箱
主题:
技术支持:新疆丝域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全景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