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部主任刘黛琳:多方合作实施英语“专升本”项目》----电大(开大)的故事

来源:徐锦培 闲书斋 / 2022-09-09 19:02 / 查看:4395

中央电大从1996年开始办“专升本”专业,在此之前,电大只办专科,没有本科专业,从1993年开始,中央电大几个专业都在积极进行筹备。1996年则开始“专升本”办学试点,计划先办三个专业,其中就有英语专业。

1995年下半年,我受邀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做一个讲座,介绍电大的远程外语教学情况。做完学术报告以后,我跟参加报告会的师生进行了座谈。正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在座谈的过程中就抓住了一个机遇。当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诉我,他们曾经在英国文化协会[1]的资助下,把边远地区,包括内蒙、甘肃等地区的老师,请到外国语大学校园里来进行培训,那是学历教育培训。但结果却令人遗憾,培训结束以后,这些来自边远地区的老师都不愿回原来的单位,都留在北京找工作了,不回去了,所以根本就没有真正解决边远地区的师资匮乏问题。这位老师还说,我们现在还有一些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培训老师用,都挺好的,是跟英国文化协会共同建设的。我一听,觉得很好,我们正准备招生,我们有生源,但我们还没有资源,正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在我们电大筹办英语专业“专升本”的时候,要找成套的、成专业规模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普通高校的课程,不可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远程学习。后来,我就跟北京外国语大学商量,我说你们可不可以与我们中央电大一起,把现有的课程资源加以改造,以适应边远地区教师,或在职人员在职远程学习的需要。由电大负责招生,利用你们的资源,咱们两家合起来办这个“专升本”专业。后来,“专升本”试点改成了“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教育部有明确要求,即在试点期间,中央电大只能给完成学业的学生发学历证书,不能发学位证书,如果跟普通高校合作,就可以由普通高校颁发学位证书。所以,我们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就决定合作搞英语的“专升本”专业。

然后,我们两个单位又一起找英国文化协会,希望他们协助我们做这项工作。英国文化协会有一条原则,只要这项工作有利于中国西部教师的发展和提高,他们就支持。我们说,我们计划开发的这个项目,就是面向边疆、边远地区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帮英语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而且是学历教育。英国文化协会听了之后很高兴,结果我们三家就签了一个协议。协议明确,由英国文化协会邀请英国开放大学的专家,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以及中央电大的老师一起,对这个英语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并对课程体系加以改造。

当时,英语的“专升本”专业课程完全是按照我们学生的需求,根据我们远程教育的特点,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来设计的,打破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我们是按照两个模块设计的,一个是语言交际模块,即语言能力的交际模块;另一个是专业方向模块。在设计过程中,比如说语言交际模块,把主题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融为一体,突出以任务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同时,拓展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专业方向模块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设置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比如我们当时设计了两个专业方向模块,一个是教育方向,一个是商务方向。商务方向的专业模块,后来是与对外经贸大学合作的。

对于中央电大英语“专升本”的专业建设,除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外,还有两个非常大的创新点,一个是综合实践环节,另一个是“成功指南”。

当时,普通高校学生本科毕业必须撰写论文。我们经过论证以后,就改变了这种做法。我们觉得,写论文尤其用英文写论文,对于我们电大的在职学生来说,是不能够综合反映学生这三年的学习成果和各方面能力提高的。所以,我们就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计不同的毕业设计要求,教育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要求是英语教育的教学实践设计,商务专业方向的则是商务项目的设计。对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选一个课题,做一个注重过程的项目,强调解决真实的教学实践和商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为学生都是在职人员,通过三年的学习,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要求有完成项目全过程的记录,还有一个项目报告,以此替代了传统的毕业论文。这个做法受到了整个电大系统的学生,尤其是老师的赞赏。为什么?因为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实际,强调真实性和实践性,能够真正体现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所以,这件事我们一直坚持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

还有一个突破就是关于每一年的课程体系中第一门课的设置,我们都叫它“成功指南”。“成功指南”的定位是什么呢?这是从英国开放大学借鉴来的理念,就是对学习者的培训。我们都讲师资培训,但我们觉得,在远程教育环境中,更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培训。因为对学习者来说,远程教育是个新的概念,对学习者的自律性、学习毅力、学习方法,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完全是全新的话题。所以,我们专门开发了成功指南的课程,每一学期都有,比如第一学年的“成功指南”就给学生介绍远程学习概念,对学习者的要求,学习者应该做好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等,然后是介绍第一学年的相关课程。第二学年也是这样,告诉学习者,现在学到第二年了,你应该有的心理准备,然后告诉你这一年的主要学习内容,你应该做的准备。第三年也是这样,当然第三年是综合实践环节,要求会有所不同。

后来,我们中央电大开发了“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由校领导领衔制作,好像是一百个问题的问答,是作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借鉴了我们英语课程“成功指南”的成功经验。

这个英语“专升本”专业确实有创新。我们邀请普通高校专家对我们的专业课程设计及内容进行审定的时候,专家们一致认可这种做法,觉得专业设计及内容非常有特色,适合电大在职成人的自主学习,而且能够保证专业质量。关键是专业设计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这是我们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非常成功的项目,教育专业方向通过这个项目拿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士学位,商务专业方向则拿到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学士学位。这也是中央电大和英国文化协会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被采访人简介:

刘黛琳(1950--),女,北京市人,1963-1968年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1985-1986年在清华大学外语系研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93年获得英国布莱顿大学媒体辅助语言教学硕士学位,1979年1月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曾任基础部、外语部主任。


校长信箱
主题:
教学质量反馈邮箱
主题:
技术支持:新疆丝域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全景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