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电大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范》----电大(开大)的故事

来源:徐锦培 闲书斋 / 2022-07-07 12:26 / 查看:3684
1980年我到萧山电大工作站时,包括我在内一共就有三个人,除了人称“扁担校长”的章柏根[1]外,还有一个人叫许申敏。
 
我记得浙江电大的第一任校长叫商景才[2],后来他升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但仍兼任电大校长,现在已经故世了。他晚年时曾回忆自己的一生,认为这一辈子干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兼任了电大校长。他说:“浙江全省有8万学生有我签名的毕业证书,当我到地、县、市、乡镇调研,走到哪里都有年轻人上来说:‘商校长,我是您的学生,我的毕业证是您签发的。’”为此,商校长感到很自豪。我从电大退休以后也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来电大来对了,来电大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位于钱塘江的南岸。改革开放之初,萧山区(当时叫萧山县)最大的特点就是乡镇企业发展很快。20世纪80年代初期,萧山已经有3000多家乡镇企业,20万从业职工。而这些职工中绝大多数是农家子弟,属于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一代人。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当中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也十分缺乏。
 
当时我们提出“短平快培养应用型、实用型、适用型的人才”的口号。乡镇企业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比如城北区工业办公室,就开办了电大机械专业的全日制教学班。区领导、工业办公室的领导在经费、技术、校舍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电大工作站聘请各类专家为学生授课。当时著名的农民企业家鲁冠球[3]对电大这种办学形式非常感兴趣,先是选送了3名职工到城北区电大班学习,这3位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为厂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鲁冠球就下决心在自己的企业里单独办了一个业余的电大班。鲁冠球认为,虽然也想引进外来人才,但一是引进难度大,二是来了也很难留得住,而普通的、草根的、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在电大学完之后是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叫姚培友的学生,他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设计的一款新型的制针机在企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毕业以后,姚培友被任命为万向集团某公司的生产厂长(那时基本都称厂长,不叫经理)。还有一位毕业生,名叫虞湘荣,他把在电大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时万向集团的外贸出口业务刚刚起步,他担任万向集团外贸公司总经理之后,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为企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1986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主任萨拉姆博士[4],在中央电大方和忠[5]副校长的陪同下,与浙江省电大和杭州市电大的同志一起到萧山电大考察调研。大家听了我们的介绍以后,表示一定要到城北区电大教学班看看。当时,我既做接待安排,又做全程翻译。到了教学班以后,萨拉姆博士问了学生一些问题,他特别关注学习跟生产实践的关系。学生告诉他:“我们是农家子弟,现在厂里需要人才,我们觉得在电大学到的知识对我们非常有用,所以学习热情比较高。”萨利姆博士在教室里也向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说:“在发展中国家中,将开放大学和草根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是一个创造性的举措。”后来,萨拉姆博士还给我们题了词,中文的意思是:“萧山电大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远距离教育提供了典范。”
 
所以,我觉得萧山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的路子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在知识传授方面很难跟普通高校相比,更不能与重点高校相比,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我们的学员是留得住的人才,是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干出成绩的。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受教育人数的增加,青年人学习的渠道明显增多了,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基层、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中,青年人的求学渠道还是有限的。前些年,萧山的乡镇企业非常发达,全国知名。但最近几年,萧山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分析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职工的素质不高可能是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员工的素质满足不了新产品研发的需求。所以,只要电大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培养更多人才,还是大有可为的。

 

注释:

[1] 章柏根(1939.12--),男,浙江萧山人,1962年毕业于浙江机械中专学校。1979年2月至1982年12月任浙江电大萧山工作站负责人。
[2] 商景才(1921.11--2015.4.16),男,山东滕州人。1979年6月至1992年9月兼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第一任校长,1983年4月至1988年1月任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8年1月至1993年2月任浙江省第六届政协主席。
[3] 鲁冠球(1945.1--2017.10),男,浙江萧山人,曾任万向集团公司董事长。2018年12月18日,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得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先行者称号。
[4] 经查,198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远距离教育专家考察团”一行6人,由萨拉姆博士带领,考察萧山电大分校(筹)及城北区机械工程专业电大班。
[5] 方和忠(1937--),男,浙江建德人,1979年12月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1985年2月起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1990年5月起兼任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校长。

被采访人简介:

胡道生(1946.5--),男,浙江温州人,196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外语系,1980年6月到浙江电大萧山工作站工作,曾任工作站副站长,浙江电大萧山分校副校长。


校长信箱
主题:
教学质量反馈邮箱
主题:
技术支持:新疆丝域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丝路全景VR